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云端 >  >> 正文
陇县农业的三重“保险”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      时间:2023-05-10 16:23:23

来源:陕西网 作者:赵娇娇

土地规模经营能为农民带来快钱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孕育着自然、市场、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对于挣得起赔不起的农民而言,不仅想走得快,更想走得稳。


(相关资料图)

“当农民,苦和累不说,最担心一年下来赚不到什么钱,甚至还要搭进去一些。”陇县东南镇予村村民李广青道出众多农民的心声。

近些年,陇县积极回应农民期盼,从选准绿色产业、延伸农产链条、扩大农业保险三个方面给农民吃下“定心丸”。

2022年,陇县的农业增加值达到26.4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

绿色理念“打底”

陇县有林草地共计307.6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60%,是关中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宝鸡市水源涵养地。

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陇县始终坚持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良性循环,守住绿水青山,做好绿色种植、绿色养殖、绿色加工的“三绿”文章。

截至2023年,陇县苹果和核桃面积超过55万亩,每年修剪树杈在8万吨以上。而这些曾被农户用来烧火或扔掉的树杈,现在都作为食用菌的种植原料。

位于曹家湾镇的佳元香菇专业合作社,每年生产食用菌1800吨,中药材50吨以上,在负责人凌军看来,陇县具备种植食用菌先天条件。

凌军说,羊肚菌“娇生惯养”, 不仅对温度要求高,对土壤质量要求也很高。陇县没有大型工业污染,水和土壤质量达标,再加上昼夜温差大,但温度又不过低,能给羊肚菌提供有利的生活环境。合作社一年收购果树树杈、秸秆等3000多吨,一部分用来做香菇、蘑菇的种植原料,剩下的还能加工成有机燃料。种植食用菌使用后的菌棒含有大量有机质,加入特殊的菌种,便可作为农作物的有机肥料再次还田。

在陇县,不管是种植产生的农业“废料”,还是养殖产生的粪污都作为有机肥的原料。特别是将奶山羊作为首位产业后,大量的粪污处理不当,很可能影响生态环境。

2022年,陇县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全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

养羊户可以自行堆肥发酵,利用自动化设备每天定时清理羊粪,将收集的羊粪储存在堆粪棚,自然发酵三个月以上,便可装袋。一袋干羊粪40斤,可以卖15元,这样下来,规模超过100只的养殖户,光卖羊粪一年可收入2000元以上。

但是对于规模化养殖场来说,粪污量较大,自己处理不太容易,将羊粪直接卖给专业的有机肥加工厂是个不错的选择。

2016年宝鸡大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陇县招引而来,每年和规模化养殖场签订协议,按照每立方米170元收购羊粪,每立方米50元收购牛粪。每年收购近30万吨粪污,加工有机肥量达到10万吨。

大地农业科技公司办公室主任董芳琴说,羊粪是最适合做有机肥的原料之一,因为羊粪养分比较丰富,既有容易分解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效养分,又有不易分解的迟效养分,且有害细菌较少。

除此之外,大地公司还新安装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车间,能够及时处理病死家畜,降低动物疫病传播风险。

有机肥的生产不仅有经济效益,更有生态效益。陇县的两家有机肥加工企业,年加工有机肥6.3万吨,产值超过5000万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养殖环境改善的同时通过种养结合实现粪肥的循环利用,促进畜牧业与生态建设的协调。

产销配套“托底”

“只有让奶山羊吃得健康,住得干净,产的奶才能绿色有机。”陇县畜牧站站长边会龙介绍道。

城关镇北关村村民朱亚娟和丈夫刚结婚就养了20几只奶山羊,那时候,他们长期在山上放养,羊很容易生病,产奶量低不说,成活率也低。几年下来根本赚不到啥钱,两人逐渐丧失了养羊的信心。

2018年前后,夫妻俩听畜牧局干部介绍了《奶山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的内容,几乎对农户养奶山羊全程扶持。他俩心动了,决定再试一回。

与上次盲目散养不同,两人先向畜产局申请15万元,加上自己投资30万元,按照畜牧站专家绘制的图纸,在半山腰上修建了一处规范化羊棚,从饲草堆放区到生活区、挤奶区等一应俱全。

“这次我们才知道原来养羊有这么多门道。”朱亚娟自信地介绍起养奶山羊要注意的事项。

其实奶山羊适合圈养,一方面是因为奶山羊的乳房很大,在外面活动时容易划伤导致乳腺炎;另一方面是山上的饲草种类不一,羊可能补充不够所需的营养,降低产奶量。

朱亚娟说,畜牧站的专家经常给他们这些养羊户集中培训,内容包括更科学地接生、断脐带、驱虫害等。并且每个镇都设有专门的畜牧站点,养羊户要是有什么问题,负责人两小时内就能入户解决。

2022年,陇县奶山羊存栏数较上一年增加6万只,产奶量增加1.42万吨。

专家给了养殖户技术保障,龙头企业则给了养殖户市场保障。

和氏乳业每年鲜羊奶收购量占全县总产量的83%以上,收购时的严格要求也倒推养羊户养殖过程更加专业。

八渡镇西坡村村民高智秀和丈夫养了180多只奶山羊,一年下来能赚十几万元。

他们每天凌晨4点多开始挤奶,然后运到镇上的奶站,负责人每次都要用专业的仪器检测合格后,才将羊奶倒入大罐。2021年开始,和氏乳业和县政府给每公斤鲜羊奶各补贴一元,这样每公斤羊奶卖9元,一天能有2000元收入。

2022年5月份的一天,高智秀和往常一样把刚挤好的羊奶送到奶站,结果检测不合格。高智秀很奇怪,都是按照往常的方法饲喂的,怎么会不合格?

奶站负责人先让高智秀拿来家里的饲草送到和氏乳业专门的实验室检测,并未发现问题。又邀请了集团的畜牧专家上门检查了高智秀家的羊,发现其中两只羊的乳房有炎症。专家随即开出对症的药,两天后炎症便得到控制。事后,畜牧专家还向高智秀普及了平常要多关注羊的日常行为,长时间不运动、反应迟缓,尤其是乳房有些发红时一定要多注意。

2022年,陇县129个奶山羊场出售羊奶4722.5吨,较上一年增长30%。全县两个乳品企业收购羊奶2.84万吨,较上年增长15%。

农业保险“兜底”

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今天,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越来越集中和凸显,保险成为农业发生天灾后的最后一重保障。

陇县盛源果品从2012年成立以来,逐渐扩大种植面积,分别在普乐塬村和予村建成千亩种植基地。

2020年6月的一场冰雹,对刚坐果的幼果来说,是致命的打击。持续不到十分钟的冰雹让千亩苹果树所剩果子寥寥无几,甚至有的树枝都被折断。

工作人员一时间慌了神,赶紧向负责人马培军汇报。但马培军比想象中镇定,撂下一句“我来处理”就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一早,马培军带着三个人来到基地,这三人分别拍照、丈量面积和文字记录,忙碌了一个多小时才离开。

原来,这三人是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理赔员。此次果园受损,马培军并没有过于焦虑,他知道还有最后一层保障——保险公司为他“兜底”。

前一年10月开始,马培军就给苹果买了保险。保险公司承诺,从挂果至售卖前出现意外,均会按照比例赔付。每亩地保险费80元,政策性补贴下来,个人只用承担24元。当时他还觉得一下出这么多钱有点心疼,现在看来他着实庆幸当时的选择。

最终,保险公司对盛源果品的种植基地赔付共计50万元,给其他同时间遭受灾害的果农赔付30万元。

这次几十年不遇的冰雹也给了陇县一个警示。县果业局联合气象局,两个月之内安装了15个气象监测点,并建议果农安装防雹网。每年3月下旬倒春寒时,每个村按时广播预报温度,出现异常及时提醒村民做好为果树御寒的准备。

“奶山羊是陇县农民致富增收的产业,农业保险对于其建立完整产业链有保障作用。”陇县财政局企业财务管理所负责人贾吕晓文说。

每只奶山羊保费60元,陇县农业保险补贴40%,保额1200元;每只种公羊100元,农业保险全额补贴,保费2000元。2022年4月份至年底,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赔付陇县山羊保费共计400多万元。

城关镇北关村村民严志耀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养牛,最多的时候养了80多头,也少量养过十几只奶山羊,是村上有名的养殖户。

2020年,严志耀投资建设千只奶山羊养殖场。同时,他听取畜产局的建议给200多只羊都上了保险。

“养羊不比养牛,要更细致。饲草吃得不对,或者感染个啥病,很容易生病致死。更别说得了疫病,会大片死亡。”那段经历,严志耀现在回忆起来都要长吁一口气。

2021年3月底的一天,严志耀赶羊去挤奶,突然发现好几只羊躺在角落喘着粗气,爬不起来。凭借多年的养殖经验,他赶紧把能活动的羊赶到远处的羊棚,急忙联系兽医。

不出所料,13只羊确诊了羊链球菌感染。按照兽医要求消毒羊棚后,严志耀立马联系了保险公司来定损。三天后保险公司共赔付1.56万元,他这才松了口气。

经过这件事,严志耀经常劝同行一定要给自家牲口上保险,能在意外来临时减少损失。

农业风险大,有时甚至能摧毁一个家庭。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了政府救灾方式,分散农业风险,保证农民收入。陇县各项农产品品种不同比例的政策性保险补贴,弥补种养殖业遭受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本文刊发于《当代陕西》2023年第8期)

标签:

X 关闭

X 关闭